编辑:泡泡    更新时间: 2025-09-05 13:16
全文阅读

升起火,倒上油。很快,香气四溢,火红的辣椒与花椒相互交织,散发出浓郁的麻辣气息,刺激着味蕾。小龙虾的外壳被浓郁的汤汁包裹,色泽诱人,让人垂涎欲滴。

刚才还在看热闹的人,不自觉的吞咽着口水。

将不少人都吸引了过来。

“这是在做什么呢,真是香啊。”问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姑娘,一边说话,一边还使劲的***鼻子。

江姝岚见有人问,笑着回道:“麻辣小龙虾。”

说着,拿起一只小龙虾,轻轻剥开外壳,鲜嫩的虾肉展露无遗,蘸了汤汁,递到了年轻姑娘的嘴边,“姑娘不嫌弃的话,尝尝吧,味道可好了!”

年轻姑娘目光先是落在了江姝岚的手上,见她的双手虽然粗糙,但指甲却修剪的圆滑,甲缝中也没有泥垢,又看了一眼满是汤汁的小龙虾,一口咬下小龙虾,麻辣的味道瞬间爆发,如火焰般在舌尖上燃烧,带来一种刺激而又愉悦的感觉。随后,虾肉的鲜美逐渐散发出来,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。

“好吃,好吃。”连连点头称赞,“大娘,这个怎么卖的?”

供销社里猪肉一级肉已经是九角六分一斤,去皮去骨的一块二毛六分一斤,二级肉便宜也要八角六分一斤。鲤鱼的价格大约在五毛六分元到一元零六分元每斤之间,季节不同,鱼的价格也不同。

“一块一斤。”江姝岚衡量之后说道。

虽然小龙虾是她自己从河里捞来的,不需要成本,但做小龙虾的油和各种香料可不便宜,这次她把家里所有的调料都带出来了,之后还要去买新的。

“太贵了吧,买一斤猪肉包饺子全家都能吃,这个什么麻辣小龙虾可不划算。”

不等年轻姑娘说话,隔壁摆摊的男人率先开口了。

“小龙虾是我在河里捞的,纯野生的,而且个头大,还有你们城里人总说的什么蛋白质,我乡下人也不懂,说错了,小姑娘别笑话我哩。”江姝岚也不恼,微笑着说,“不说用油,只说这调料就有十几样,哪个不要钱呢,我出来卖小龙虾,总不能赔本赚吆喝,大家不都是想赚钱才来的这里,对吧。”

男人被说的不吭声,其他摊主也连连点头,觉得江姝岚说的有道理。大家冒险来这里,不就是为了赚钱吗,不买可以,但不能砸别人的饭碗。

“大娘,我要两斤。”年轻姑娘连价也没讲。

“我这里只有油纸,不能给你装汤汁了。”江姝岚不好意思道。

“那你等等,我家不远,我回去取个饭盒。”年轻姑娘骑上自行车飞快的离开。

“怕是觉得贵,反悔了。”

不高不低的一句冷嘲热讽窜进江姝岚的耳中。

江姝岚微微一笑,瞥了隔壁摊男人一眼,“不劳大兄弟操心了,我的东西好,肯定会有人买的,咱们都是出来做赚钱的,顾好自己那一摊子事就好,别咸吃萝卜淡操心旁人的事情。”

她语气淡淡,可说出口的话可一点也不软,她一个寡妇在村里能养大孩子们,不被人欺负,可不是个好惹的性子。

“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。”那男人觉得没面子,啐了一口道。

“狗拿耗子多管闲事。”江姝岚从来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主,她可是杏花村有名的泼皮悍妇。

“好了好了,出门在外,和气生财。”有人出来当和事佬,两头劝着。

江姝岚也不想与那人一般见识,但前提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。

“哼,老子不跟女的一般见识。”男人转过身回了自己摊位前,不过口中还是叨叨念念。

若是换了平常,江姝岚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算了,可她今天是来卖小龙虾赚钱的,不好真的与人发生冲突。

再说黑市本来就不是个正当存在的市场,若是发生矛盾引来人注意,得不偿失。

“晦气。”江姝岚轻哼一声道。

年轻姑娘走的快,回来的也快,将饭盒递了过来道:“大娘,你那汤汁也好吃,多给一些。”

对着顾客,江姝岚满面笑容。

第一单生意就这么开张了。

之后也顺利了起来,黑市上的人越来越多,而小龙虾的香气吸引了不少人前来。

大家都是第一次尝到这样做的小龙虾,很多人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半斤一斤。

江姝岚准备的量不多,而且也只做了麻辣小龙虾一口口味,有些人吃不了辣,但被香气吸引过来,一脸的失望。

【蒜蓉小龙虾:将小龙虾清洗后倒入盆中,放入两勺盐和白酒,腌制二十分钟,然后用清水洗净,控干水分备用。把大蒜去皮,拍碎剁成蒜末,香葱切成末。在炒锅中放入两大勺油,烧热至冒烟,倒入小龙虾大火翻炒,直至变成红色,盛出备用。然后重新起锅倒油烧热,放入一半蒜末,小火炒出香味。倒入小龙虾,同时放盐、生抽、十三香,大火翻炒均匀。倒入一瓶啤酒,盖上盖,烧开转小火焖煮二十分钟。倒入剩余的蒜末,大火翻炒均匀出锅装盘,撒上香葱末。】

看来她今天回去要再多抓些小龙虾了,明天可以再做一个蒜蓉小龙虾,这样不吃辣的人也能买了。

“不好意思,今天第一次来,要是想吃不辣的,明天来,差不多还是这个时间。”江姝岚抬高声音道。

不过十多斤的小龙虾,很快就卖完了。

江姝岚大致算了一下,今天赚了十多块钱,一个工人,一个月也才四十多的工资,她一天就能赚十几块,一个月就是一百多,这么想着,江姝岚只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,她浑身都是干劲儿。

收拾好东西,江姝岚准备去一趟大儿子的住处,她想把板车和做小龙虾的锅、碳炉子之类的先放在大儿子那里,这样她就不用每天从村里带出来,既节省体力又节省时间。

三年前,大儿子纪森成了木材厂的临时工,为了方便工作,就在木材厂旁边的桃花村租了一间房子,大儿媳胡丹丹和大孙子纪立新也跟着纪森一起搬到了县里。

全文阅读
上一章 返回本书目录 下一章

同类推荐